“信贷农机”奔忙在希望的田野上

   日期:2023-09-11     浏览:168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 如今,夏收已经进入尾声,不同于往年田间地头的抢麦客景象,一台台收割机开入田间。  在河北泊头,杨中杰正开着今年新买的收
  如今,夏收已经进入尾声,不同于往年田间地头的“抢麦客”景象,一台台收割机开入田间。

  在河北泊头,杨中杰正开着今年新买的收割机帮农户们收割小麦,崭新的红色联合收割机驶入田间,麦浪随之翻滚,不一会儿,齐腰高的麦子就被割完,装到了车上,只留下短短的一截秸秆。过去人工收割,一个工人干得快也需要半天时间才能收完一亩地,如今使用收割机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过去人工半天的工作量。

  “我这机器是在中和农信办贷款买的。除了小麦收割机,还买了一台收玉米的。像现在行情好,需求大,贷款很快就能还上。”杨中杰说,最初他想买一台联合收割机,手头资金差几万元,听人介绍中和农信可以做这方面的贷款,方便快捷,还款方式灵活,就提出了申请。没想到中和农信确实很快帮他解决了资金难题,还向他介绍了需要割麦子的客户。

  像杨中杰一样开着“信贷农机”的中和农信客户并不少见。每年4月末,内蒙古乌前旗的农田里都会出现大型拖拉机忙碌的身影。土地要翻上一两遍,松软适度才适合播种。以前王大哥家的200多亩地都是租用别人的机器来翻,一亩地要支付几十元,算下来成本不小。成本是一方面,大家这个时候都等着弄地,但是机器少,有时候还要排队。于是,他决定自己买台拖拉机,家里的地用完了再租给别人,既可以节省成本,又能多赚些钱。王大哥要买农机,没有去咨询县里的农机店,反而是打电话给中和农信客户经理王婕。对于此,王大哥解释道:“我跟中和农信2017年就开始合作了,那时候种地缺资金,是中和农信帮我解决的,效率高、服务好。买农机肯定也需要贷款,有王婕在,我比较放心。”在中和农信的资金支持下,王大哥很快就开上了拖拉机,在今年4月内蒙古大面积耕种的时候,挣了一笔钱。红色的拖拉机在田里驶过,身后的爬犁翻起一道黄褐色的印记,带动周边土浪翻飞,远远看去,那纹理如同手工编织的毛毯。而这样的“毛毯”,王大哥犁了几千亩,每一道印记,每一波土浪,都是秋天收获的希望。

  2023年,农业农村部印发的《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》中明确指出,要加快先进农机创制推广。坚持研发制造、推广应用两端用力,生产主体、应用主体两头并重,全力推进农机提档升级。加快补上短板,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,推进数据整合。加快国家农业遥感应用与研究中心建设,搭建应用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。扎根乡村二十余载,中和农信始终坚持义利并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,聚焦农村地区小农户及小微经营者群体提供适应其发展的各类服务。近两年,中和农信通过对接上游优质供应商,引入场景金融工具,让更多有农资、农机购买需求的用户告别以往产品质量良莠不齐、后期服务无保障以及分期难、全款压力大的困境,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,也为厂商、经销商等合作伙伴降低了经营成本。截至目前,2023年度中和农信已销售农机具3386台,交易额3.06亿元,约三分之二购买农机的客户使用了贷款分期工具来缓解资金压力。

  据介绍,让农户都能开得上优质农机只是中和农信诸多助农服务中的一环。还包括“耕、种、防、收”一体化,云端作业、云端管控的一站式农管服务,“集采统销、择大选优,销售前置、统一配送,贴息贷款、技术服务”的农业投入品供应链服务,测土配方及免费农技培训下乡,等等。未来,中和农信会在“三农”赛道持续发力,为更多农户提供贴心的专业农业服务,让每一滴播撒在田野上的汗水都可以不辜负希望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行业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资讯
点击排行